设计模式 - 解释器模式
设计模式 - 中介者模式

设计模式 - 迭代器模式

violet posted @ 5 年前 in 笔记 with tags Design Pattern Golang , 229 阅读

意图: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,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。

主要解决:不同的方式来遍历整个整合对象。

何时使用:遍历一个聚合对象。

如何解决:把在元素之间游走的责任交给迭代器,而不是聚合对象。

关键代码:定义接口:hasNext, next。

应用实例:JAVA 中的 iterator。

优点: 1、它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聚合对象。 2、迭代器简化了聚合类。 3、在同一个聚合上可以有多个遍历。 4、在迭代器模式中,增加新的聚合类和迭代器类都很方便,无须修改原有代码。

缺点:由于迭代器模式将存储数据和遍历数据的职责分离,增加新的聚合类需要对应增加新的迭代器类,类的个数成对增加,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。

使用场景: 1、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须暴露它的内部表示。 2、需要为聚合对象提供多种遍历方式。 3、为遍历不同的聚合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。

注意事项:迭代器模式就是分离了集合对象的遍历行为,抽象出一个迭代器类来负责,这样既可以做到不暴露集合的内部结构,又可让外部代码透明地访问集合内部的数据。

 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package main
 
import "fmt"
 
type Iterator interface {
    HasNext() bool
    Next() interface{}
}
 
type Container interface {
    GetIterator() Iterator
}
 
type NameRepository struct {
    NameIterator *NameIterator
}
 
type NameIterator struct {
    Names []string
    Index int
}
 
func (n *NameRepository) GetIterator() Iterator {
    return n.NameIterator
}
 
func (n *NameIterator) HasNext() bool {
    return n.Index < len(n.Names)
}
 
func (n *NameIterator) Next() interface{} {
    if n.HasNext() {
        val := n.Names[n.Index]
        n.Index++
        return val
    }
    return nil
}
 
func main() {
    nameRepository := &NameRepository{
        NameIterator: &NameIterator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Names: []string{"Robert", "John", "Julie", "Lora"},
        },
    }
    for nameRepository.NameIterator.HasNext() {
        fmt.Println(nameRepository.NameIterator.Next())
    }
}

登录 *


loading captcha image...
(输入验证码)
or Ctrl+Enter